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

心得分享 紀錄片: 只因我們生活在地球-福岡正信印度之旅

福岡正信的自然農法,一切的起源都來是於「黏土丸子」,「黏土丸子」裡面放的是一顆顆

的種子,種類也不是單一一種,而是各式各樣的種子,不需要考慮它的生長季節,灑出去就

對了,他說只要將「黏土丸子」散出去,它就會自己在合適的季節,自行發芽、生長,人不

需要有任何的行動去干涉它,一切都交給自然。他認為現代農業是錯誤的,例如大家都熟知

的翻土這回事,他認為這個動作只會讓沉寂3、5年甚至10多年的雜草種子重新換發生命,並

不會幫助農作物生長,還有許多我們認為對農作物有好處的行為,在他看來都是錯誤的舉

動。福岡正信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推廣自然農法,他到世界各地去教導當地的居民該如何實

施自然農法,他說只要作法自然就是對的。

在我看來他所說的順應自然,果樹上結的果實,昆蟲、鳥類吃完剩下的就是我們的,我認為

在現在來說不太可能,在這種的情況下,糧食的採收比較起來一定會比較少,現在世界的人

口數量龐大,而且耕地面積又不多的情況下,一定會發生糧食不足的情況,單單是讓種子隨

處發芽,這就會讓採收的過程變得非常的不方便。

福岡正信主張捨棄一切科技,但這又與人類的進步方向背道而馳,這註定了它的自然農法無

法順利的推動,凡事都有兩面性,再好的事情都有壞的一面,再壞的事情也會有好的一面,

如今我們應該在兩個面之間找尋一個交錯的點,如何才是對人類對這個世界,最好的方法。

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

心得分享 12/19 吳子鈺:雨林咖啡,公平貿易與世界公民教育

今天演講者吳子鈺先生提到的咖啡,其實代表著過去一段痛苦的殖民歷史,古代歐洲為了度

過寒冬,必須儲存食物,在過程中需要加入香料,但本地香料卻非常稀少,於是遠渡重洋到

外地尋找香料,於是殖民的開端就從這裡開始。

而咖啡是一種殖民後的產物,對先進國家來說是一種享受,上班族在街頭上人手一杯咖啡,

或在下午茶的時間,跟同事抱怨、談心、歡笑,但是這些畫面對比於東南亞熱帶種植地區,

卻是一個非常諷刺的畫面,想像在同一個時間,蘇門達臘的咖啡農辛苦的在照顧咖啡樹,期

待著能有好的收穫,希望收購商能夠出一個好的價格,但明明是自己花時間辛辛苦苦種出來

的結果,咖啡農卻沒有任何的方法參與決定收購價格,其實不只咖啡,在許多地方都能看到

殖民的痕跡,類似的故事不斷上演,像是可可、橡膠、以及香蕉都是這類的產物。

擁抱這個世界,這是吳子鈺先生一開始到演講結束都在說的,在我們生活周遭任何一件事物

都跟全世界有所關聯,就算是一塊小小的餅乾也一樣,裡面的原料來在世界各地,他希望我

們能夠多多關心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事情。

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

心得分享 12/12 陳弘正:從微電影談社交網路影音革命

    陳弘正老師數年前開始投入觀察農村生活, 認識了許多在地的鄉親父老,在深入了解他們背

後的故事後,燃起了一股是否能為這個土地作些什麼的反思,從農村再生的各個面向思索,也

試著以自身的微力投入與關懷農村的人文、環境與經濟議題。

並且介紹了微電影的崛起,由於youtube迅速的竄起,人們觀賞電影從劇院轉到了電腦上,影片

的時間也變得短了很多,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步調的繁忙,只能在工作之餘,看一部簡短的影片

放鬆自己,這也是微電影崛起的主要原因。

還提到了強連結與弱聯連結,強連結是熟識的朋友,關係密切,數量就跟鄧巴數差不多,而弱

連結關係雖然沒那麼密切,但卻是人脈的基礎,還有訊息的傳播也都是靠著弱連結,強連結跟

弱連結,將我們的生活圈給連繫起來。

陳老師還分享了許多的攝影軟體,生活中平凡的瑣事都能夠成為一部影片,並且非常方便又沒

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,隨心所欲,走到哪拍到哪,讓我以後也能隨手拍出一部瞬電影。

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

心得分享 11/28 韋仁正:協力造屋的社會運動經驗

從之前胡湘玲博士來演說之後,我有去稍微了解一下汗得學社,發現這個團體真的是默默的做

了很多事情,他們不是在裡面任職只是在有空閒的時間去幫忙,也不需要什麼專業,只要肯出

力,每一個人都能參與。

他們不單純的只是蓋房子,房子只是表現出來的一種成果,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建立人與人之

間、人與土地之間的友善聯繫。在這裡每一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,身分也各不相同,但是卻

能同心協力的去完成目標,雖然看似付出了時間與勞力,但是收穫的卻是遠遠超過。

並且建造的方式還是使用低消耗的方法,遠比現在其他的方法來得結省能源,並且不只是建造

過程,就連房子也是結合再生能源的建築,從大木構到屋殼隔熱,還有太陽光電系統,這都是

在我們現在能源缺乏的時代最為需要的。


底下是汗得學社所抱持的信念,讓我覺得這一群人真的是太令人欽佩了。

「懷抱理想,堅持方向。蓋房子是我們的溝通方式。

讓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在其中發現夢想與熱情、體驗居住與能源的手作感、

進而在舊文化中建立起新文化。」